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4-05-19 来源:小9直播足球友谊赛视频
近日,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关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十大行动”的工作方案》,服务全市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起的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为万亿之城再出发蓄势赋能。
开展“质量基础提升”“标准引领创新”“计量技术支撑”“检验测试跨越”4项行动,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常州质量码”3.0版;计划新增省长质量奖(含提名奖)2个、市长质量奖企业(个人)6个、“江苏精品”认证15个,高质量建设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争取批筹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验测试中心2个;加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不断的提高常州产业的标准线
知识产权不断跨越开展“知识产权培育”“知识产权护航”2项行动,实施省、市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3项以上,开展合成生物等重点产业链专利导航;深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体系;升级常州先进制造知识产权交易买卖平台,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水平。0
常态服务持续升级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全程合规指引”“包容审慎监管”“常态联系服务”4项行动,提升行政审批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深入实施“同城通办”、住所登记承诺制、跨区域迁移等改革举措,拓展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互通共享应用,探索自动售药机、自动售械机准入新机制;建立健全预防为主、审慎立案、首违不罚、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全链条执法机制,依法对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实施不予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处罚。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赋能新质生产力
围绕“532”发展的策略,紧扣新能源之都建设,以赋能“1028”产业体系为引领,推动营商环境更优化、质量基础显著夯实、标准引领持续升级、计量支撑不断强化、检验测试实现跨越、知识产权创造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提质,服务全市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起的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为万亿之城再出发蓄势赋能。
质量基础提升行动1. 培育质量标杆企业。依托常州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出台《常州市质量标杆领跑者机制》,建立质量标杆企业交流互促平台;在新质生产力企业中,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分类分级完善更新各级质量品牌培育库名单,培育一批质量管理标杆企业,申报各层级质量奖项,新增省长质量奖(含提名奖)2个、市长质量奖企业(个人)6个、“江苏精品”认证15个。(责任部门:质量发展处)
2. 做优质量认证项目。围绕新质生产力质量提升,高质量完成省级质量认证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力争立项3项、培育5项;能源管理体系、节能/低碳产品、绿色产品认证优秀获证组织数量力争3家以上;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案例入选全省优良案例1个以上。(责任部门:检验测试与认证监督管理处)
3. 打造“常州质量码”3.0版。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质量强市主要职能部门质量基础、质量服务平台等项目纳入质量码,探索将全市主要类别的检验检验测试的机构服务职能纳入质量码,逐步将服务常州十大优势产业集群纳入“特色服务”板块;新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窗口3家,总数达26家。(责任部门:质量发展处、常州检验测试标准认证研究院)
标准引领创新行动4. 开展标准化高端专家“龙城行”活动。加强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引进相关专家与全市重点产业链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推荐相关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专家参与各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不断提升常州产业的标准话语权。(责任部门:标准化管理处)
5. 提升新能源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发挥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光储充标委会作用,推动技术创新和国际交流,促进秘书处所在单位与不少于2个国家或区域组织建立合作平台;发挥江苏省氢能装备标委会作用,完善氢能装备领域相关标准化工作,申报省地方标准2项以上;围绕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开展退役光伏组件循环利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责任部门:标准化管理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6. 提升合成生物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委会作用,结合合成生物和应用的最新发展成果和趋势,不断更新及完善合成生物标准体系框架及其建设思路,积极开展合成生物领域基础标准制定工作,发起2-3项合成生物国际标准提案项目。(责任部门:标准化管理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7. 提升机器人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充分发挥江苏省机器人及机器人装备标委会作用,梳理涵盖人形机器人整机及核心机电零部件在内的新型机器人标准化需求,完成2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建立省标委会与国标委联系机制,争取建设国家标准验证点。(责任部门:标准化管理处、常州检验检验测试标准认证研究院)
8. 提升数控机床产业链标准化水平。筹建江苏省数控机床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数控机床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研究和解决数控机床产品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构建“基础通用、系列型谱、智能制造、绿色生态”4个层级的江苏省数控机床产业链标准体系框架。(责任部门:标准化管理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9. 提升其他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围绕节能环保产业链,开展江苏省废酸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启动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4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建设,推进半导体、5G通讯、人工智能等12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建设。(责任部门:标准化管理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10. 高质量建设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围绕机器人产业链,完成科技攻关项目4项以上,产业计量测试能力扩项参数500项以上,新申请专利2项,完成(或结题)科技计划项目1-2项,建立机器人整机检测参数资质5-6项、机器人检测设备量值传递计量标准3项,大力提升工业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检验检测、产业链全溯源的计量测试能力。(责任部门:计量处、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
11. 高质量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机械系统及部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完成全国轨道交通装备专用计量测试分技术委员会筹建工作,新建计量测试能力不少于15项,新制定计量测试技术规范不少于3项,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计量测试难题。(责任部门:计量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12. 加强其他重点产业链计量技术支撑建设。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培育1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申报1家省级计量专业(用)技术委员会;围绕合成生物产业链,联合企事业单位开展量值溯源研究,研制专用计量测试装置1台套,研制量值溯源标准样品1项,建立相关计量标准1项。(责任部门:计量处、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
13. 提升新能源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大力支持各类新能源产业的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建设,重点争取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光储充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得批筹;建立新能源检验检测机构清单,大力提升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能力。(责任部门:检验检测与认证监督管理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14. 提升先进碳材料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强化江苏省先进碳材料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服务全产业链检测水平,新增参数检测项目3-5项、科研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新申请专利1项;加快国家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筹建进度。(责任部门:计量处、检验检测与认证监督管理处、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
15. 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充分的发挥江苏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提升检验测试、方法学开发与验证、实验动物药理毒理研究、基因毒性杂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水平,完成科研项目3项以上,制修订标准1项,开展方法学开发与验证5项以上。(责任部门:常州市食品药品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6. 提升数控机床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围绕数控机床关键部件刀具,高质量建设江苏省机械零部件及刀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刀具检验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六角柄麻花钻套装扭力、钻头十字钻尖等检测方法研究,扩充刀具检验测试能力不少于10项,制定1-2项检验测试方法标准。(责任部门:常州检验检验测试标准认证研究院)
17. 提升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高质量建设国家办公用品设备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地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大型家具挥发有机物检测实验室,扩充绿色家居产品有害物质检验检测能力,加快推进学生公寓家具安全性能评估及检测方法、智能家具档案柜通用技术条件等项目研究,新建绿色建材、绿色家居检验检测能力不少于10项,争取2-3项国家标准立项。(责任部门: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
18. 提升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高质量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江苏),发挥全省唯一的普通照明用LED平板灯能效标识检测备案实验室作用,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新建IPX9高压高温、WF2高浓度SO₂防腐蚀、20kV浪涌等检验检测能力,解决省内半导体照明行业相关指标“检不了”难题。(责任部门:常州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研究院)
19. 提升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链检验检测能力。紧跟纺织服装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需求,扩增纺织品领域检验检测产品或参数30项以上,力争完成科研项目1项、申请专利1项、标准立项或制定2项,实现纺织服装企业“家门口就能检”。(责任部门:常州市食品药品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 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聚焦市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做好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帮助企业快速获得授权,实现新能源产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400件,合成生物产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00件、有效发明专利650件。(责任部门:知识产权规划发展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21. 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实施省、市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3项以上,围绕核心技术产生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组建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知识产权协同运用。(责任部门:知识产权规划发展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22. 开展重点产业链专利导航。实施合成生物产业专利导航项目,分析专利布局情况、技术演进趋势和市场发展形势,形成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报告、产业专利导航数据库、产业专利导航图谱集、产业招商引智指引、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目录,举办项目成果解读和相关培训,为投资布局、技术研发、项目和人才招引等提供决策参考;支持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领域研发项目实施专利强链计划,开展专利导航,优化研发路径、提高研发效率、加强专利布局。(责任部门:知识产权规划发展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23. 实施“启明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完善知识产权培养体系,全年开展“启明星”培训20场,培训人员2000人次以上,通过实务培训、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帮助新质生产力企业培养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支撑新质生产力企业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提升。(责任部门:知识产权规划发展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24. 深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完成市级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新设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所1-2个,在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窗口、市商标受理窗口实现“一窗通办”,引导重点产业链企业自愿通过行政裁决途径解决纠纷,全年发布高知名度商标预警监测报告6期,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不少于500件,其中行政裁决不少于50件。(责任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25. 健全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体系。聚焦我市重点产业、行业,聘请熟悉国外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国际规则的专家,组成专家库,并与国家指导中心等机构专家库对接,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专家库;建设重点产业领域和重点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完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监测机制,加强重点产业海外商标、专利注册申请实务培训,跟踪评估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动态,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责任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26. 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水平。升级常州先进制造知识产权交易买卖平台,设置各辖市区交易板块,形成知识产权线上交易“常州样板”;落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举措,鼓励重点产业链企业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开展银企对接活动10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40亿元。(责任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27. 提升行政审批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深入实施“同城通办”、住所登记承诺制、跨区域迁移等改革举措,拓展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互通共享应用,推进计量器具型式审批、乙类非处方药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并购重组许可改革,探索自动售药机、自动售械机准入新机制,持续营造便捷的准入准营环境,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责任部门:行政服务处)
28. 公平竞争审查扩面布点。在常州市电子政务外网智能办公平台设置“公平竞争审查”模块,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在新能源、合成生物、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设立10家公平竞争审查企业观察点和指导站,监测区域内相关主体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推广全省商业机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经验,建设市、区两级商业机密保护指导站、示范点,探索建立全省首个公平竞争审查研究基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责任部门: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处)
29. 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落实结构性降费减负政策,围绕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港口口岸等领域,严查涉企违规收费行为,全力净化价费环境,切实降低新质生产力企业制度易成本、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切实减轻新质生产力企业负担。(责任部门: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处)
30. 开展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制定《经营主体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对15类82项合规事项做整理,列明风险等级、法律依据及违法责任、合规建议等内容,做到指导在前、服务在前、警示在前,事后做好“跟踪指导”,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多踩油门、少踩刹车。(责任部门:法规处)
31. 推行市场监管“信用云管家”服务。推行“三书同达+到期提醒+网上办理+协同修复”服务,探索失信行为主动提醒和精准告知的有效方式,将失信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事中预警延伸,助力新质生产力企业培育良好的诚信文化,有效规避失信风险,提升信用积累水平。(责任部门:信用与风险监督管理处)
32. 提升监管效能。树牢“寓监管于服务”理念,推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信息公示、信用承诺、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梯次监管工具,纠正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守法、自我纠错;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及“内部综合、外部联合”检查模式,通过系统整合查重,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对新质生产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责任部门:各业务处室、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33. 彰显执法温度。坚持宽严相济、包容审慎,针对重点产业坚持关口前移,延伸执法链条,建立健全预防为主、审慎立案、首违不罚、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全链条执法机制,依法对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实施不予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处罚,帮助新质生产力企业依法经营、发展壮大。(责任部门:执法稽查处、辖市(区)市场监管局)
34. “千企共服”活动。同常州大学协作,常态化开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千企共服”活动,与全局大兴调查研究工作相结合,定期更新新质生产力企业名单,广泛了解企业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工作现状,对公司进行行政合规体检,为企业送上“政策包”“信息包”“服务工具包”“合规指导清单”等惠企礼包,发挥职能、协调资源,帮助新质生产力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责任部门:各业务处室、辖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